“第七届儿童健康与成人疾病预防专题峰会”于2024年5月9—11日在西安成功召开,开幕式由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赵正言教授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江帆教授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廷玉教授、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毛萌教授,西安市儿童医院吕喆教授,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魏均民社长致辞。
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杨凡教授和毛萌教授分享《肠道微生态与儿童生长发育》。
在人体微生物组中,肠道菌群是最大的组成部分,人体肠道内有1000余种约 100 万亿细菌,在健康和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胎儿在子宫里是处于无菌状态的,但胎儿出生后,伴随第一口呼吸、第一口乳液、第一嘴辅食,肠道菌群的始祖们,也随着食物、空气、水进入肠道并安营扎寨,不断壮大队伍,扩充地盘,最终形成稳定的菌群构成2
在动物试验中发现,同样营养下,无菌老鼠体重和身长明显落后于有菌老鼠,无菌老鼠骨骼发育延迟,股骨长度变短,变细,生长发育显著异常。无菌老鼠血液中GH、IGF-1、IGFBP-3水平明显落后,尤其是IGF-1水平,说明菌群缺失,导致IGF-1水平降低,生长发育受阻3。两项人体研究显示,肠道菌群紊乱导致IGF-1合成减少,可能是ISS原因之一4,除此之外,性早熟儿童肠道菌群与正常儿童亦有明显差异5。肠道菌群通过三个主要途径影响骨骼发育和健康:免疫、代谢、内分泌,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短链脂肪酸、IGF-1等,促进骨骼发育6。
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-11干预12周,与安慰剂组相比,身高平均增长2.68cm7。
BL-11可以促进有益菌,抑制有害菌,BL-11干预帮助矮小儿童肠道菌群趋向正常化7。
纳入人群:四川地区年龄3-10岁,身高P3-P25,年身高增长速率<5cm,已排除内分泌遗传代谢病、系统性疾病的儿童。
研究期满1年,研究中心随访29人,结果显示,BL-11干预1年,身高平均增长8.91±1.32cm,6岁以下身高改善更明显,P<0.01,血液维生素D和IGF-1增加8。
杨凡教授总结,儿童生长发育离不开健康的肠道菌群,肠道菌群的发育需要母亲菌群的传递。肠道菌群可以通过“肠-脑轴” 影响生长激素、神经递质等分泌;通过“肠-骨轴”影响儿童骨骼发育。临床研究证明,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-11可以改善生长发育障碍儿童肠道菌群组成,促进生长发育。靶向肠道微生态的饮食营养、益生菌、益生元等方式,是值得尝试的干预生长发育障碍的新模式。毛萌教授对专题会分享进行总结,微生态领域值得期待,肠道是人体“第二大脑”,有肠-脑轴、肠-骨轴、肠-肝轴。BL-11可以促进消化吸收,帮助营养物质更好的利用,影响代谢,IGF-1合成及免疫调节,促进人体健康,保障生长发育。BL-11是第一个源自母乳且促进生长发育的菌株,经临床研究验证,可帮助生长发育障碍的孩子肠道菌群正常化。希望母乳源菌株BL-11与全国医疗机构启动更多临床研究,有更全面的数据发布。
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赵正言教授分享《新生儿基因筛查现状、挑战与展望》,他提到新生儿基因筛查使疾病早期预测、预防、早诊、早治成为可能,新生儿基因筛查是目前国际热点,虽面临技术人员缺乏、伦理学等挑战,但星星之火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。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江帆教授分享《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屏幕暴露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》,屏幕暴露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重大,家长应该增加亲自陪伴,控制屏幕时间,筛选高质量内容。江帆教授倡议,改变公卫政策和预防实践,我们帮助的是占总人口20%的儿童人群,但他们是100%的未来!
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廷玉教授以《关于语言落后,我们应该知道什么》为题,指出语言障碍包括狭义语言障碍和继发型语言障碍,应对对语言落后低龄儿童做详鉴别诊断,李廷玉教授表示病史询问是关键,结构化评估是重要辅助,语言迟缓需在随访过程中辨别真伪。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毛萌教授提出《儿童保健-发育行为专科深度融入儿科医疗之思考》,她指出专业衍生与细分,是医学发展各阶段的结果,可顾名思义而寻医问药,专业合作与融合,是各专业学科发展到达更高阶段的医学之道,医学之道,思维在前。毛萌教授以生长(体格)评估为例,通过个人档案建立,体格监测,专科医师参与健康管理三个方面协同,建立儿童大健康管理闭环,儿童保健科是生长发育的第一站,多学科合作,全方位提升儿童健康管理成本效益。首都儿科研究所袁静教授分享《长双歧杆菌益生单元及其儿童早期发育体内适应性研究》,她表示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,双歧杆菌是微生态学研究的核心,它可以调节肠道功能,缓解肠道炎症;缓解哮喘、皮炎等过敏性疾病;抵抗病原体感染。微生态领域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,充满许多未知,我们需要更多研究去探索。
1.Microbiota in health and diseases,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(2022)7:1352.EMBO Rep. 2016 Dec; 17(12): 1679–1684.3.Science 351, 854 (2016); Martin Schwarzer et al4.http://www.qk.sjtu.edu.cn/jdcp/CN/Y2021/V20/I02/1495.J Diagn Concepts Pract 2022, vol.21, No.16. https://asbmr.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full/10.1002/jbmr.28877.Front. Nutr., 19 February 2021 | https://doi.org/10.3389/fnut.2021.5879748.Unpublished data,上述数据来自于:MGBlab菌肠脑轴实验室